刘天华一生的二胡创作之路

作者:酷音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39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刘天华一生的二胡创作之路的相关文章:刘天华不仅在艺术思想方面提出了上述完整、深刻的见解,更重要的是他一贯努力通过自己在音乐创作、表演、数学,以及其他有关音乐的社会活动,全面、踏实地具体实践自己他的创作虽然主张。他的创作局限于二胡、琵琶两...

刘天华不仅在艺术思想方面提出了上述完整、深刻的见解,更重要的是他一贯努力通过自己在音乐创作、表演、数学,以及其他有关音乐的社会活动,全面、踏实地具体实践自己他的创作虽然主张。他的创作局限于二胡、琵琶两个领域,但这些作品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现实具体而真实的反馈,也是他坚持以“改进国乐”的抱负与主张去进行艰巨艺术实践的主要劳动结晶。有一点必须指出来,刘天华并不是一位专事音乐创作的职业作曲家,他的主要职业是从事二胡与琵琶演奏的教师(包括有关对外辅导和演出工作)。在他生前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曲3首、丝竹合奏曲1首,以及二胡练习曲一套(共47曲)、琵琶练习曲一套(共15曲)。

刘天华(1895~1932年),原名寿椿,江苏江阴人。他的父亲刘宝珊,是清末的秀才,曾热心发展新教育。他的哥哥刘半农,即后来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文学家、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刘天华自幼就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辛亥革命时期,学校一度停学,他曾参加当地的革命团体“反满青年团”,任鼓号手。1914年他回到家乡江阴,在华墅小学当教师。1915年,回到其母校常州中学任教,1918年他转赴南京向崇明派琵琶大师沈肇州学习其所传的《瀛洲古调》。1922年,应聘到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任国乐导师,随后经萧友梅的推荐,又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兼课。

刘天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投身于音乐事业,因此,有关“五四”所积极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潮,以及胡适、刘大白等人提出的“平民文学”和蔡元培提出的“美学”等新观点,都曾对他有过较深的影响。刘天华一生的艺术理想和实践,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国乐改进”。这正是与我国当时所拥护“五四”爱国与民主精神的知识分子的追求,是一脉相通的。刘天华的爱国主义,具体体现为他在艺术上坚定地立足民族、发扬和开创国乐的新传统,以及在他创作中所抒发的、对处在军阀统治条件下的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仍抱着光明理想的追求。刘天华的民主精神,具体表现为他既重视对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遗产的继承,又重视对外国音乐的科学理论和经验的借鉴,以“兼收并蓄”的方针,从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中去推进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新发展,以及他接受“平民文学”的思想影前,选择了在当时音乐界不被重视、而与人民大众密切相连的“二胡”作为自己实现其“国乐改进”理想的主要突破口。

刘天华第一首二胡独奏曲《病中吟》(又名《安适》)的初稿完成于1918年,当时正处在五四运动的前夕,也是他跟随周少梅学习二胡的一年之后。刘天华通过这首作品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企图与之抗争而最终仍无法挣脱的内心伤痛,从而比较深刻、真切地反映了作为一个生活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知识分子那种不甘心沉默、又看不到出路的苦闷、彷健心情。类似的情感,在他后来的二胡曲《苦闷之讴》、《悲歌》、《独弦操》等作品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表现。二胡曲《良宵》(又名《除夜小唱》)的初稿,完成于1928年1月22日。当时正在他积极倡导的“国乐改进社”正式成立,以及以改进国乐为主旨的《音乐杂志》刚刚创刊不久。艺术事业上的进展和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给作者带来了短暂的希望和信心,使他的内心油然滋生出汩汩欢心的暖流。刘天华的创作中还有一些是属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二胡曲《空山鸟语》、《月夜》等),以及对某些生活情景的感怀(如二胡曲《烛影摇红》,琵琶曲《歌舞引》、《虚籁》等)。

刘天华除了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触景生情地抒发他的各种生活感受外,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些创作来具体实践自己“改进国乐”的种种理想。为此,他不知疲倦地广泛学习我国各种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而且还严肃认真地学习现代作曲技法和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演奏。他就是这样以实际行动通过具体的创作劳动去实践自己提出的“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的思想的。这使他的作品在艺术技巧和音乐风格上不断体现出新的风貌与素质,例如,从作品的形式结构和乐思的展开原则上讲,刘天华这些作品中,一方面保留了体现我国民族音乐特征的、“多段连缀”的结构特点和以“主题音调作自由加花变奏”的乐思延展原则;另一方面,他又大胆吸取了西洋器乐曲创作中典型的、以主项(或动机)音调的重复、移位重复、扩展、对比等乐思展开的原则,主题部(或段)通过“呈现、展开、再现”等三部性结构原则,或主题部(或段)通过种种装饰性的变奏手法给以扩展的结构原则。

由此,使他的这些创作在保持我国民族风韵的前提下,又体现出新的、中西交融的特色。关于乐曲音调的调式、调性、旋法等方面,刘天华一方面坚定不移地用我国五声性调式作为创作的基础,同时,他在不同的作品里也大胆吸收了西方的、以大小调为基础的各种七声调式,甚至还运用了上下半音运动的装饰性旋律进行。在演奏方面,刘天华不仅在二胡曲中广泛吸取了小提琴的揉弦(vibrato)、颤音(trill)的演奏法,还引进了跳弓、断弓、颤弓,以及泛音(如《闲居吟》)等技法。此外,刘天华还大胆吸取我国其他乐器的演奏法来丰富二胡的演奏,如在《空山鸟语》中吸取了民间大播拉戏的模拟表现技法和快速的上下滑动演奏。为了实现他这种改进国乐、融合中西的艺术理想,他大量吸收和学习民间音乐,进行有关民族音乐的记录整理,如他为京剧大师梅兰芳所记录整理的《梅兰芳歌唱谱》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还对二胡、琵琶的制作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如提出了二胡的“固定音高定弦”、“六项十三品”的琵琶,以及“活动品味装置”等一系列主张。

总之,刘天华以自己毕生的努力,特别是他从事艺术工作的最重要的15年(即1918年开始从事创作至1923年的突然逝世),通过从创作、演奏、教学、到理论研究的全面实施,为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开创了一条有创新意义的新路,为我国民族器乐在整个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事业中争得了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为我国民乐的发展开启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新篇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刘天华,创作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45c4a7fa399adf4ea034d8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