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魅,构筑一方魔力空间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文化之魅,构筑一方魔力空间的相关文章:文化之魅,构筑一方魔力空间有人说,当发展到一定阶段,衡量一座城市的实力高下,就不再只看传统的“硬功夫”。今天的上海就已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提升,需要增添更多魅力元素。上海提出要做“国际文化大都市”,要...
文化之魅,构筑一方魔力空间
有人说,当发展到一定阶段,衡量一座城市的实力高下,就不再只看传统的“硬功夫”。今天的上海就已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提升,需要增添更多魅力元素。
上海提出要做“国际文化大都市”,要打造“卓越全球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被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黄浦区,是上海文化资源最集中、文化底蕴最丰富、海派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城区之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在这里相遇,深厚历史与未来潮流在这里碰撞。近年,黄浦区着力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品牌,构建出城市草坪音乐会、外滩源与老码头等三大舞台,大世界、豫园古戏台、三山会馆等传统戏台,黄浦滨江、艺蕴黄浦、文化进楼宇等新舞台与新品牌,弘扬海派文化特色,用文化之魅,构筑出一方魔力空间。
三大舞台 没有围墙的音乐厅
青草为席、苍穹为顶,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聆听专业化团队演奏的经典音乐;白色帐篷、华丽灯光,在外滩源偶遇一场夏季音乐狂欢派对;黄浦江畔、凭栏望江,在老码头欣赏知名爵士乐手弹奏的悠扬旋律。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外滩源、老码头,黄浦区多年悉心打造的三大公共文化舞台,既是开放的公共艺术殿堂,更是富有感染力的人文景观。
草地上享曼妙华章
10月19日,在上海音乐厅西侧的那片被命名为“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的芳草地上,“‘艺术天空’——城市草坪天天演”首场音乐会开幕。
当二胡演奏者弹奏的《我的祖国》优美旋律停下,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整场音乐会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首场演出也拉开了今年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秋之韵”主题音乐会的序幕。
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是由黄浦区打造、面向老百姓开放的高质量经典音乐盛宴,举办四年,共推出114场演出,吸引17万人次观众参与。
为了让都市人拥有与自然和音乐亲近的机会、丰富“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演出内容、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打造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的计划,黄浦可谓“蓄谋已久”。“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诞生之前,黄浦区一直在探索利用多样的文化样式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上海这座开放、包容的大都市,也在呼唤着这样的公共文化表现形式。”区文化局负责人说。
2014年,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推出,定位为高雅艺术惠民利民的公益性演出,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机制,坚持专业化定位和国际化水准,坚持高品质的古典音乐演出为主线,以高质量的现场表演为市民带来全新的音乐文化体验。
根据观众反馈,黄浦区不断丰富音乐会内涵:如坚持以交响乐为主,同时引入舞蹈、合唱、器乐、声乐、摇滚、爵士、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有余隆、曹鹏、陈燮阳、黄英、廖昌永、韩蓬、黄蒙拉等音乐大师倾情加盟,又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白玉兰管弦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春天合唱团等国内优秀演出团队登台献演;2016年首次引入“12小时艺术狂欢”活动形式;除了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还邀请更多国内外专业优秀演出团队加盟,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天空’-天天演”项目合作,与上海夏季音乐节品牌合作举办上海夏季音乐节黄浦系列专场等。
“更长远的考虑是,一方面吸引集聚国内外优秀演出资源,让高雅音乐走出殿堂,融入普通市民的城市生活,打造高雅艺术文化高地;另一方面挖掘音乐新生力量,培养年轻的本土原创音乐人才,为其提供更高展示平台,激发本土音乐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区文化局负责人说,这就是举办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的意义。###老建筑内赏爵士乐
9月29日,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在南京东路上的外滩-中央揭幕。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是闻名世界的美国林肯爵士乐中心在境外设立的唯一分中心,由上海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林肯爵士乐中心共同创立。未来,这里每晚将进行两到三场高品质爵士乐演出,预计全年可以接待11万人次游客,将打造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爵士乐迷心目中的艺术标杆。
外滩与音乐的组合,有着悠久的历史。
2012年,首届“外滩源夏日音乐季”在外滩源举行,至今持续举办了5年。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爵士乐演奏者集聚这里,为上海市民献上一场场公益演出。2013年,外滩投资集团特邀纽约林肯爵士乐中心音乐家为“外滩源夏季音乐季”作专场表演,持续至今,场场观众爆满。
目前,以外滩源文化底蕴与历史建筑为主要平台,推出了“林肯爵士音乐会”、“音为有你”人文讲座和“致匠心”文化品鉴沙龙等杂志性固定栏目。这些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高品质音乐会、艺术沙龙、艺术策展、音乐嘉年华和教育普及讲座等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高地。如今,仅外滩源地区每年就举办近50场公益文化活动,受益人群超5万人次。
不久前揭幕的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将会延续公共舞台的作用。过去4年,美国林肯爵士乐中心已派遣5组爵士乐队来沪,参加“外滩源夏日音乐季”及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专场演出,向500多名上海乐童传授了爵士乐艺术。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目前正在青少年爵士乐爱好者中招募“林肯爵士手”,由林肯爵士乐大师进行公益辅导及合练,获得与大师同台演出的机会。###凭栏望江邂逅经典
老码头,外马路上一处海派风格的石库门老建筑群。一面临江,具有天然的景观优势;红砖黑瓦,墙面雕饰、建筑形态都极为精美;汇集了特色酒吧、休闲会所、主题餐厅、个性零售以及创意工作坊、先锋艺术家工作室、商务办公等,是黄浦区十二张城市名片之一。
让这张名片亮眼的,还有它的音乐文化。今年6月到10月,每个周五、周六晚上,音乐喷泉广场上都会有国内外知名爵士乐队演出;每月第三个周末,创意市集成为老码头又一人气特色活动。老码头将创意集市的主题设为音乐,吸引音乐爱好者参与其中。
这些都是“爵士-老码头音乐节”的精彩活动。至今举办了4年的“爵士-老码头音乐节”,献上了80余场高质量的演出,吸引了市民观众和中外游客5万多人,打造了一个时尚、亲民、中外互动的时尚音乐品牌。
2013年,黄浦区委宣传部与区文化局牵头搭台,老码头提供场地支持,多家社会企业提供优质演出资源,黄浦区公益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提供经费保障,邀请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爵士乐队来老码头献演,上演了一场“爵士-老码头音乐节”。“既充分发挥老码头地标优势、商业特色和文化底蕴,又为公众提供文化的公共平台。”管理方负责人说。除“爵士-老码头音乐节”活动外,老码头还与上海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法国领事馆文化部门等成功合作,举办了“上海夏季音乐节”、“外滩老码头城市音乐周”、“法国夏至音乐节”等等活动,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老戏台 传统文化的会客厅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大世界又在朋友圈刷屏了,拍出来的图片满是热闹的戏台、攒动的人头以及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百岁大世界,今年三月正式对公众开放,打造成为全中国乃至国际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平台。非遗文化在这里保护传承、教育普及、传播交流、创意发展,活起来、传下去……
大世界、豫园古戏台、三山会馆……在黄浦有一批传统文化的会客厅。它们古韵味浓厚,观众能欣赏到最原汁原味的传统剧目,亲身体验到最正宗的民间老手艺;它们现代感十足,可亲近、可感受的体验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沉浸其中。
在大世界感受非遗
上海老弄堂的游戏,你还记得多少?吃与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关系?中国皮影竟然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称得上“非遗之首”的作品是哪些?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大世界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精彩纷呈:康乐球、叠骨牌、抽陀螺、踢毽子等上海老弄堂的游戏,点亮了不少老上海人的童年回忆;沪语美食脱口秀《四菜一汤》,将非遗、民俗、生活等息息相关的知识融入脱口秀,笑翻全场;在大世界皮影戏体验剧场里面,不仅能欣赏到经典皮影剧目,还能听到皮影表演大师讲述皮影的前世今生;“非遗之首—中国十二生肖文化遗珍展”亮相大世界,展示了中国十二生肖铜像文化、历史与工艺,不少人看后连说“长知识”。
大世界,曾是上海最知名的游乐场,蛰伏13年后,华丽转身。在这个1.68万平方米的老建筑内,如今俯拾皆非遗。
中庭大舞台曾是南北戏曲轮番登陆上海的演艺中心,这里沿袭戏曲传统,成为非遗杂技、曲艺、歌舞、群艺的展示平台,同时对社会院团开放,成为群艺表演的文化大舞台。戏曲茶馆,注重传统经典演艺的传承和发展,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戏剧名角,让京昆沪越淮评弹等经典作品重放异彩,鼓励和孵化以非遗为元素的创新剧目和表演形式。除非遗表演外,大世界持续邀请国家级和地方代表性手工技艺传承人,携家族藏品和个人代表性作品,亲临现场进行工艺表演和作品展示,为观众呈现多民族、多地区、多品种的非遗技艺发展脉络和精品推荐;同时通过多主题的展览、大赛和活动,倡导和鼓励当代艺术家、设计师和大众,积极参与传统工艺、图案、材质的使用和创新,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的艺术作品和生活用品,将非遗的技艺和传统文化符号传承和发展。开业至今,大世界始终人流不息,受到好评。###在古戏台穿越百年
“方寸之地,大千世界”,说的便是戏台的特殊功能。赏江南戏曲、品海派名点、流连园林亭台……潜移默化中,传统文化沁润人们心中。在黄浦有几处老戏台,修旧如旧后对公众开放,成为传播经典文化的公共舞台。
豫园古戏台,地处豫园内园南部,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堪称“东南第一台”。这处古戏台设计玄妙,不但可远观全景,更可抵近细观戏台顶部的“藻井”。原来,藻井呈半球穹隆状,由两层圆圈和20道弧线相交而成,四周有28只金鸟展翅欲飞,正中间有一面圆形明镜。藻井的视觉效果华丽精美,且有良好的音响效果。近年,豫园管理处经常在这里举办特色艺术展演、非遗文化展示、精品展览和旅游主题活动。中外游客信步古戏台,一边欣赏老戏台的风骨,一边感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在豫园商城,文昌路上还有一处戏台——“海上梨园”。原址是一处小舞台,当时布置得漫不经心,表演都是大杂烩,几乎没有什么上座率。2015年,在黄浦区支持下,豫园集团对这里启动了装修改造,引入了上海昆剧团等合作伙伴,变身为一处以昆曲等传统戏曲演出为主的艺术空间。“海上梨园”不定期开设公益场次,以创新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
三山会馆是一处有着新老戏台的公共空间。老馆建于1909年,新馆建于2010年,两者彼此融为一体,相映生辉。为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戏剧文化,三山会馆推出了“三山雅集——戏剧折子戏市民专场”,打造三山戏曲殿堂,将会馆有形文物“古戏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有机结合,将静态的和动态的文化有机结合。每年春秋季,三山会馆都会邀请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淮剧团等专业戏曲团队,在古戏台上演出昆曲、越剧、淮剧、沪剧、民乐和滑稽戏等传统剧目。
新舞台 市民文化的狂欢会
今年7月,在刚刚三道(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贯通的黄浦滨江,每周五晚,黄浦滨江都会定时上演文化活动,有小型音乐会、无伴奏人声演唱、舞蹈、杂技等。一边欣赏无限江景,一边享受文化盛宴,不少市民场场不落,追着看演出。
黄浦区地处市中心,区域面积较小,但始终不断开拓与挖掘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将文化产品送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滨江、商务楼宇、商场等人口最密集、老百姓需求最多样化的地方,近年都成为黄浦构建新文化舞台的载体。
今年,黄浦滨江的文化活动已排满了:以“经典慢生活,文化进滨江”为主题,黄浦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中心邀请高水准演出团队,定期向滨江输送多元化演出;上海市民文化节开展如火如荼,黄浦滨江借势给各街道、参赛单位、参赛组织的优秀作品提供一个展览展演空间,让更多百姓登上市民舞台,更“接地气”地展示黄浦区群众文化建设成果和市民文化风采等。“合理运用滨江公共空间,组织文化、体育、旅游、教育活动向滨江集聚,培育提升地区人气与吸引力,体现开放成果,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的多元性与共享性。”区领导这样定位这处新舞台。
上海京剧院的“大圣来也——郑派传人严庆谷公开课”、上海油画雕塑院的雕塑展览《明天的寓言》、刘海粟美术馆的手工艺术亲子工作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优秀剧目、世界音乐季的世界根源音乐、余德耀的3D打印工作坊等,这些经典的艺术演出与作品,如今在黄浦区的商场内就能免费欣赏到。去年11月,“艺蕴黄浦”活动在黄浦区举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京剧院、世界音乐季、余德耀美术馆等本市一批国有与民营文化主体,与香港广场、K11、新天地、大丸百货等一批商业设施率先牵手。黄浦区集中大量地标性商业设施,具有打造商业空间文化生态热点的优质土壤。借助“艺蕴黄浦”,黄浦区推动一批展览、演出、工作坊等艺术项目与商圈、商街、商场联手,打造商业空间叠加艺术空间的复合型文创中心,推动传统商业街区创新转型。
“艺蕴黄浦”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看到了商业与艺术共舞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少黄浦区的商圈经营者主动加入。今年端午节期间,在新天地、思南公馆的公共空间内,商场、咖啡馆、广场随处都变成了剧场,近200场演出向公众免费开放。
中午时间,在商务楼宇的大厅内,听一场小型音乐会,会是什么感觉?黄浦区文化场所与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环人民广场区域,有着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博物馆等上海顶级文化资源。黄浦区想方设法将这些资源引入楼宇、社区,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艺术熏陶。比如,今年夏天,南京东路街道发起了“南东-音乐-家”的社区公共音乐计划,将这些顶级文化资源送到楼宇内的白领身边。一场场只有在大剧院才能听到的音乐会被重新编排,放到了商务楼宇的大堂内演奏,平日忙于工作的白领们有了难忘的轻松时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文化,之魅,构筑,一方,魔力,空间,文化,之魅,"音乐乐理基础声乐器乐编曲歌唱混音教材教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4684d05a23b8c9c6800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