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曲调独特性与旋法根基及“FA 、SI”音用法

作者:酷音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3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讨论]曲调独特性与旋法根基及“FA 、SI”音用法的相关文章:我们写成的自身可成立的曲调,如果听来很象哪首曲子,或是模糊的似曾相识,也就是没有一定的独特性,通常不会太满意;如果听来与人们通常可接受、乐于接受的曲调旋法习惯相距太远,人们也就不容易接受它,最好的结果...

我们写成的自身可成立的曲调,如果听来很象哪首曲子,或是模糊的似曾相识,也就是没有一定的独特性,通常不会太满意;如果听来与人们通常可接受、乐于接受的曲调旋法习惯相距太远,人们也就不容易接受它,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敬而远之。如何写出既有独特性、新颖性,又让人们乐于接受、喜欢听、唱、奏的曲调,这就是我们业余曲作者面对的突出难题。
理解曲调的新颖性、独特性,怎么吸收传统,开拓新路,当然是高级话题了,咱谈不了,可是总不能太盲目,所以需关注。对此,除了理论上的学习探讨,通过鉴赏经典音乐作品来获得教益是最好的途径;同时,从作曲爱好者们的作品中,也可发现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当然也还有值得学习的经验。

  最常见的教训之一是不恰当地使用“FA、SI”两个音。曲调中有哪些音是表面的现象,这些音在调式和旋法中的作用和一般用法,爱好者们往往看不太清,于是写作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更多的是为了求点新意、走条捷径,一相情愿地来个巧用“FA、SI”,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显得怪异、超出人们预感太多,较难让人们乐于接受的曲调。西装中装之外来个中西装,妙时可称妙,不妙时则显得滑稽,曲调旋法上也是这个理。各类五声性、七声性、甚至无调性旋法的融合,东西方音乐风格的融合是绝对可取的,但若曲调在风格上、旋法特点上与地域风格攀不上亲,脱离了音乐的地域根基,不太可能是人们爱听爱唱的好音乐好歌。一个曲子可与很多地域风格攀上亲,那可是绝顶的世界性,不过其独特性新颖性究竟如何,是否能让人们乐于接受还得具体看;这种绝顶世界性的音乐理论上可以存在,但实际上人们更希望看到世界上的音乐文化保持其风格的多样性。所以,写曲调不仅不必惧怕而且应当力求有某种程度的地域个性——虽然地域个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总在相互影响和交融着。忽略地域性,单纯考虑我想用上哪些音或者突出哪种音程关系,这并不可取。
  以上所言十分粗浅,道理也没讲清,只不过是一次次不成功的或略有心得的习作经历告诉我,需要在这方面有一些客观而切合实际的认识,至于理论上的探究,让专家们去讲吧。也许有朋友会想,这人发这番议论,作出来的曲如何啊?那我不敢自道好,写好曲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条件,比如音乐想象力,音乐实践经历,个人文化涵养等等等等,可以这样说,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咱只希望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水准。 






###顶。###宝贵!希望乐友们都来参与,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和经验教训!###

方斑竹关于独特性和新颖性的论述非常正确!一首曲子如果从头到尾,没有闪光、没有亮点、甚至没有迸发出一星火花,那么,它的旋律再好听 结构再严谨 也不能算是上乘之作 即使迎合了某种需要被推出去 充其量也只是件普通作品而已。当然,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达到独特新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素材库。大家知道,创作讲究灵感,而灵感又是什么?灵感是下意识中某个意念和现实中某种环境碰撞的产物。就作曲而言,是曲作者在某种特定环境或情绪的刺激下,大脑深处音乐素材储备库中某个与之相吻和的音乐素材的不经意流露。许多大手笔们,就是在捕捉到这个稍纵即逝的微妙信息后,才利用娴熟精湛的技巧来完成自己的大作的。就常理而言,多则漏,满则溢,灵感虽是素材库偶然的流露,但丰富自己的音乐素材库则是必然的工作。

其次,怎样丰富自己的素材库。一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地方的戏曲及曲艺, 象《大碗茶》、《说唱脸谱》等优秀作品,其素材皆出此于戏曲和曲艺音乐;二是多记多学各个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民歌,尽量要原始的没经过改编的民间小调,因为以民歌素材写成的佳作更是举不胜举;三是适当掌握一些外国民歌,要知道,有时候在旋法律动中掺一点洋东西能产生一定的新颖感。

罗嗦了半天,也不知正确与否。时间关系,就此搁笔,望大家批评!

###我开了头,得到大家支持,谢谢大家!还望天天红老师继续您的下文。有兴趣的朋友都来说两句。期待了!###是啊,初学者往往用的多的是7和4,民歌的一般少用或不用。通俗的音乐就多了,《我不是黄蓉》里面就有很多的7和4,大家可以学习,这曲给人的印象很深,很独特,但小心这是个双刃剑,用不好,就割伤自己哦。
地方的因素也决定了他的用途,比如日本的《樱花》通篇就是7和4的重复,呵呵,我看没有几个人敢用那么多的吧。###我赞成创作的最初需要灵感,灵感的扑捉常常也是一瞬间的事,我有时会把走在街上、上下班路上或起床时的突然出现在头脑中的音符记下来,去写某首歌曲。但灵感也是雏形,要想使灵感雏形作品成为上乘之作,则要求作曲者本人既有娴熟的作曲技巧,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对音乐的想象,有了丰富的想象才会有作品的独特性、新颖性、闪光点,有了丰富的想象也才能玩转娴熟的作曲技法。但音乐想象也并非天赋,是后天对音乐、文学、姊妹艺术等等的积累,所以要写一首作品容易,而写一首好作品难。呵呵。。。乐友们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论坛里的年轻人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因为年轻人更有潜力,路也更长。。。。。罗嗦了这么多,大家共勉。###[em01]###

内容好多,比较重实际,值得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讨论,曲调,独特性,与,旋法,根基,及,“,、,”,"音乐乐理基础声乐器乐编曲歌唱混音教材教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46ee04c66d9a29655096e7d.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