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制作大师张建平:一琴一弦的“艺术梦”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二胡制作大师张建平:一琴一弦的“艺术梦”的相关文章:张建平,国家级民族乐器制作大师。故事还得从1979年说起,依照国家劳动总局的文件精神,凡国家级工艺师,可以带自己的子女学艺。可能国家也考虑到艺术传承的问题,以避免很多技艺后继乏人而导致失传。张建平的父...
张建平,国家级民族乐器制作大师。故事还得从1979年说起,依照国家劳动总局的文件精神,凡国家级工艺师,可以带自己的子女学艺。可能国家也考虑到艺术传承的问题,以避免很多技艺后继乏人而导致失传。张建平的父亲张龙祥作为乐器制作高级工艺师,自然也需要带徒弟。于是,张建平告别了打篮球的日子回到上海,开始了跟随父亲学习乐器制作的新的生活。
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张建平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他是厂里公认的制作拉弦、弹拨类乐器的好手,30多年来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经由他手生产、调制出来的各类敦煌牌乐器已不止千把,闵惠芬、马晓晖等著名演奏家都用过他做的琴。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技艺大师,听他讲述专注乐器制作的工匠生涯。
张建平能与乐器结下如此深的情缘,还归功于他的父亲——乐器制作“工艺师”张龙祥。张龙祥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老工人,也是一个多面手,主做拉弦乐器,三胡、琶琴、新型阮等诸多改良产品的研制也出自他手。张建平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然而1979年,国家劳动总局考虑到传统技艺的传承,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工艺师子女跟随学艺。于是,张建平成为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一名工人,开始向父亲学艺。
从球场突然转向工厂,对他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刚开始使用工具时,不是敲到手就是锯着手。”但在球场上造就的要强性格,促使他暗下决心,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绝不能给父辈丢脸。
经过不懈努力,两年后,张建平开始独立完成一些中档和普及产品的制作,逐渐吸收父亲及伯父张文龙(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拉弦、弹拨类乐器制作工艺师)的技艺及理念,边感悟边实践,摸索出特有的调琴方法,通过对琴码的材料、规格及配置等进行优化调整,使二胡音质明显上升一个台阶。
这一本领也受到国内外许多演奏家的认可和青睐。“我是集了父辈的优点为一身,追求外观工艺和声学品质俱佳,才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今,他已成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拉弦乐器制作高级技师,并有了自己的技术工作室。
上世纪80年代末,张建平与演奏家合作,研究如何在二胡音区内控制不协和发音点,该成果次年被文化部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
此外,张建平作为《民族低音乐器研制与开发》课题的重要研发者,对其父张龙祥当年创制大琶琴的优缺点再次进行整理、归纳。2015年6月,他与团队一起,完成了花瓶型、六角型低音拉弦乐器的制作,得到了上海民族乐团、音协等专家的指导与认可。经过几个月的悉心调试后,于2015年10月亮相上海国际乐器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对于张建平而言,工匠精神的涵义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现在,年近60岁的他又有了新的梦想,不断尝试六角型低音拉弦乐器的工艺改良。他希望,这些新研发的乐器能与西洋乐器媲美,让世人看到一场传统民族乐团的演奏会。“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乐器,也在做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和文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制作师,张建平,艺术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4eea481b7f005a77d0b4d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