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曲奠定混音的结果

作者:酷音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6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编曲奠定混音的结果的相关文章:引用ADYSS的一句话!“前期的编曲和录音可以奠定混音的结果”加、减法则大家应该不是很陌生电脑,处理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因此使得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同时处理在理论上是无限多个MIDI通道,然而如此强大...


引用ADYSS的一句话!“前期的编曲和录音可以奠定混音的结果”


加、减法则大家应该不是很陌生


电脑,处理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因此使得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同时处理在理论上是无限多个MIDI通道,然而如此强大的功能却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很多经验不足的艺人(师傅们)总是很喜欢将大量的音乐元素添加到音乐当中,录制过多的轨道,就好像希望听众能够在几分钟之内了解到他们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技巧。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了这些人的“欲望”。


实际得到的效果却不然,这样做会让作品越来越糟糕,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角度来说,这都是很不理智的做法。
关于这些论述在震宇的文章中也有所提及“两方面来说,首先从听众的生理角度来看,人的耳朵是有“过滤和筛选”能力,这是天生的。在听一首作品的时候,耳朵会主动去寻找那些最明显,最能吸引它注意的东西。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你的作品90%都是给这一类人听的)来说,他们的听觉只能同时集中在一条或至多两条旋律线上,如果同时出现过多的声音,耳朵会依照经验去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声音并且忽略掉其他的声音。创作者不同,音乐是自己写的,编曲是自己写的,音轨是自己录的,对于在家作音乐的人来说,混音都是自己完成的,因此太熟悉了,以至于在聆听的时候不会遗漏任何细节,但是请务必考虑一下,是否大多数的听众能和自己做到一样的专注呢?



其次,录制过多的音轨对于混音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尤其是当同一时间出现过多的素材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混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的声音占据它们合适的位置,不要互相冲突,从而营造清晰和广阔的声场。可是听觉范围毕竟有限,当出现太多的素材的时候,究竟该如何取舍呢?还是全都堆在一起?后者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听不清,浑浊一片。


大多数自己作音乐的人都不是专业的音频工程师,他们在混音的时候会想当然的认为如果希望作品听起来结实,饱满,就要尽可能多的录制音轨进行填充,不过非常遗憾的是,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大多工程师会采用“减法”法则来处理这些问题。无论你在录音的时候录制了多少素材,他们不在乎,在开始他们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他们会仔细聆听整个歌曲并且根据作者的意图进行取舍,删掉一些无足轻重的东西(这是一种减法),将重叠在一起的部分交错开(这也是一种减法),必要的时候调整均衡将不得不同时进行的素材在音频角度上区分开来(这同样是一种减法)等等。总而言之,最终的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得到最满意的效果,并且让剩下的音轨更好的融合在最后的混音里。


然而完成上述的工作耗时耗力,并且需要很专业的技术,这并非每一个人可以做到的。我们自己作音乐,就不可能再花钱去请专业的混音师,这样违背了初衷,是不太可行的方案。不过当你明白了混音师的工作目的和手段,你就可以在一开始就让整个工作变得简单一些,关键就在于:编曲——和作词,作曲同等重要。



最后大家应该明白,编曲就是将乐器组合成很多部分,确定每一件乐器在每一个部分如何演奏,并且保证它们互相之间配合的天衣无缝。一个糟糕的编曲无非具备以下特征: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太多的乐器或乐器组,乐器之间在旋律和节奏上互相冲突。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听众难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的编曲元素上。在你开始混音工作之前,最好反复检查和修改你的编曲,依照我的经验在编曲上花的时间再多都是值得的,它不同于作曲只是对音乐性的提升,也不同于录音和混音是对技术性上的提升,编曲的成功将会给这两方面都带来显著的益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编曲,奠定,混音,的,结果,引用,ADYSS,的,一句话,"音乐乐理基础声乐器乐编曲歌唱混音教材教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5823dfe95095606dc0aaa6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