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埙公开课:发声原理:吹口耦合(1)

作者:酷音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做埙公开课:发声原理:吹口耦合(1)的相关文章:耦合这个词有点专业,通俗的替代词不好找,想了解专业的解释可以问百度。这词大概意思是说,两个东西它们各自特性不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之后,它们相互影响,原本各自的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一种彼此关联的新的特...

耦合这个词有点专业,通俗的替代词不好找,想了解专业的解释可以问百度。这词大概意思是说,两个东西它们各自特性不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之后,它们相互影响,原本各自的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一种彼此关联的新的特性。具体到吹埙,让埙发声需要提供能量,而埙本身不会产生能量,能量要由吹埙的人来提供。吹埙的人呼出的气息携带能量,气息主要与埙的吹口发生一些相互作用,从而能够把能量输送给埙,埙才能能够发出声音。这个相互作用是一种耦合,因为它与吹口直接相关,所以把它叫做吹口耦合。
吹埙的气息控制与能量输送相关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气流速度、气流横截面积、气流量。气流速度就是呼出气流的快慢(口劲松紧),气流横截面积就是呼出气流的粗细(风门大小),二者相乘得到气流量(单位时间内总共呼出多少气)。下面谈到与气息相关的内容时,一般只用这三个精确定义的词来描述,而不会去说例如风门口风口劲,或者气息强度、力度一类模棱两可的说法。
气流量代表气息所携带的能量总量。直观的,体积越大的埙越费气,因为体积大振动发声需要的能量就多,也就越需要更大的气流量来提供能量。
气流速度反映在吹口耦合过程能否顺利建立。直观的,越小的埙,吹响所需的气息越急,也就是所需要的气流速度越大,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气流速度与埙的大小必须匹配,才能顺利建立耦合,从而让埙能够发声。
综合以上两方面,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间调性的F埙G埙最适合初学。因为只有中间调性的埙,对气流量和气流速度两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适中,而低音大埙对气流量要求高,高音小埙又对气流速度要求高,初学者所欠缺的恰恰是呼吸方法和口劲的养成。
关于吹口耦合,在详解缘由之前,先进行一些吐槽。目前网上能找到的对于吹口耦合的解释,最流行的说法叫“边棱音”,这个说法没问题,因为确实有这么个边棱音存在,只不过对于边棱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再上网搜索一下,各种说法就显得乱七八糟了,伯努利效应,虹吸效应,乃至卡曼涡街……对错难辨。然而,百度输入英文“Edge Tone”进行搜索,返回的第一条结果里面,包含了下面这张图,就算不懂英文的人,只看图也能看懂个七七八八。能够读懂英文,并且能够理解其中物理学含义的人,建议收藏这个网站慢慢看,里面关于乐器声学的内容讲得很细也很清楚,每种现象都给出了理论上的解释,每一条理论也都有实际观测的现象和数据来支持。


看不懂英文也没关系,再点中文的。这张图说明了,具体到吹口耦合的建立过程,可以拆解为若干环节。
首先看左边标注Slit字样的小图,一条狭缝里面喷出的气流,会搅动周围的空气而形成有规律的涡流。百度“射流涡街”,(涡街就是涡流的专业说法),可以找到一篇中文的论文,里面有另一张图是用液体做的实验(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很多特性是非常相似的),能够很直观的看到这个涡流。(这篇论文还讨论了卡曼涡街,只要能看懂,就会明白把边棱音与卡曼涡街扯上关系纯属无稽之谈。)



气息从人的口腔呼出,相当于气流从一个狭缝喷射出来,同样会引发涡流现象。也就是说,用吹埙的口型,但不对着埙吹,也可以发出气流声,并且这个气流声也可以有音调。如果使劲吹,气流声音调会变高,再放松一点吹,音调又会变低。
这个形成气流声的涡流遇到尖劈时,就会被尖劈分成上下两股,对应第一张图里面标准Edge字样下方的小图。这样一来,气流的涡流就与尖劈发生了耦合,涡流分成两股的同时,尖劈也会以一定频率振动,这个振动频率与尖劈的固有属性有关。
究竟这个振动是怎么形成的,可以拿一张纸做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双手捏住纸的一边,把它拉直,把纸边对准嘴,用吹乐器的气息吹纸,这样纸就会振动发出声音。这个声音的频率随着双手向两边拉纸的力度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纸越是张紧,吹纸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越低。再具体一点,当吹出的气流喷射到纸的边沿的瞬间,由于气流本身有涡流现象存在,流过纸的两面的气流速度必然会有差异,而气流速度的不同会造成纸的两面的压强的差异。这个现象就是流体力学里面的伯努利效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高速行驶的列车附近空气压强小,会产生吸力,所以人不能太靠近,否则容易被吸过去酿成大祸。)由于纸是柔性材料,这种压差会使纸向流速大,压强小的方向发生形变,纸的边沿偏离气流中心点。这时纸的形变会让它呈现更为张紧的状态,从而积蓄势能。在纸产生形变的过程中,势能会越来越大,当气压差不足以抗衡这个势能的时候,纸偏离气流中心的速度就会逐渐降低至零,然后再反弹回来。在纸反弹回中心位置的过程中,势能释放,转化为动能,直到纸回到气流中心的位置,此时势能为零,动能最大。然后纸在惯性作用下向反方向运动,纸两面的气流速度也发生改变,使得压差反向,在反方向重复之前的过程。以上过程循环往复,即形成振动,发出声音。双手拉纸的力量越大,纸的柔性越小刚性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形变。这样一来,纸的形变小了,循环往复的速度就快起来,相应的振动发声的频率也越高,能够建立耦合所需要的气流速度也就越大。
对于埙的吹口而言,先不考虑相对封闭的埙体与外部空间的的气压差问题,假设埙吹口两侧都是开放空间,那么由于埙吹口的刚性比纸要大得多,所以耦合发声的频率远高于吹纸的频率,而人呼出的气流很难达到非常高的速度,所以这种耦合非常难以建立,这种耦合关系也就非常弱。大多数埙的吹口前沿都有一定厚度,但若是埙的吹口前沿很薄或很锐利,刚性不够,那么这种耦合就相对好建立一些,所以有些薄吹口的埙容易发出一种高频噪声,这是其中主要因素。
综上,关于吹口耦合发声,目前已经谈到的有两方面:气流被吹口前沿分成两股涡流,这些涡流会发出声音;如果吹口前沿很薄或很锐利,本身也可以通过耦合振动发声。然而无论气流声还是吹口前沿耦合振动发声,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那么埙究竟如何发出乐音,下次再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做埙公开课:发声原理:吹口耦合(1)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5efadfdc1b8e770490fd64d.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