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工讲解录音的方法

作者:酷音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8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工讲解录音的方法的相关文章: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它要求录音师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具有较全面的电声技术知识,更需要具备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要求录音师在电声技术方面应掌握播音室的声学特...




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它要求录音师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具有较全面的电声技术知识,更需要具备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要求录音师在电声技术方面应掌握播音室的声学特性,熟知传声器、调音台、录音机、扬声器以及声处理器等多种录音设备的基本原理。录音师在录音制作节目中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提高录音与制作水平。同时还要努力学习、掌握迅速发展起来的数字新技术。除此之外,录音师和专业审听人员还必须接受听觉训练,在达到可感知约3dB的声压差和1%的音调变化后,还应具备较为准确地判断节目声像位置的能力,最后再加上高保真的临场听音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节目质量。实践证明,声音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的主观感觉(听觉)和客观实际(声音)有其一致的方面,却也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甚至还会产生“错觉”。可见声音虽然是客观的物理量。但人类的听觉确实有其独特理解的一面。所以,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和对人耳听觉进行听音训练对录音师及电声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科学技术已经比较发达的今天,但节目的质量优劣的最高和最后判断者仍是通过其听觉。 




(1) 录音与制作的基本要求 

要录制一个高质量的节目,除了要求录音师具备艺术与技术水平之外,还要根据节目性质选用具有适合声学特性的演播室,要求正确使用电声系统中的各个电声器件和设备,更重要的是在演播室内正确布置演播人员的位置以及正确地安放传声器的位置。 




a. 由于声音是一个声场,每一个声音都存在直达声、反射声及混响声。拾音时,要利用传声器的指向性来达到拾取声源的目的。 




拾音时,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是关系录音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声源的直达强度是随着拾音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的,而混响声强度则基本不变。应当注意的是,当拾音距离稍大时,由于空气的吸收特性,拾音点的直达声高频分量会有一定的衰减。为了弥补这种拾音的高频损失,应当使用高频略有提升的传声器或将调音台的高频略做提升。录音时传声器的拾音距离越小,重放时越会给人以亲切、舒服的感觉。所以,同一声源拾音距离不同,会使重放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气氛”。 




b.监听系统是供录音师和审听人员通过听觉感受来评价广播节目质量和内容的一种专业设备。专业监听系统应能为录音师和审听人员尽量地模仿出节目的最终重放效果,使其能正确判断节目最后的艺术效果。而且监听系统还应如实反映广播节目的质量状况,暴露出节目质量的缺陷,使录音师和审听人员容易发现节目质量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这种监听系统与欣赏用扬声器系统有着明显的不同。 




监听系统的瞬态特性比一般重放扬声器系统要求要高得多。专业监听系统必须留有足够的峰储备(大约10~20dB),只有这样才能在重放音乐节目信号颠峰时,不致因产生削波而影响重放音质。由于监听系统是一个整合系统,各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从整体考虑。其中包括:扬声器提供的最高准峰值直达声声压级的确定、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与扬声器的配合以及扬声器等力学品质因数与放大器阻尼系数的配合等。 




c. 在录音监听系统中计量仪表(含音量单位表、峰值节目表和相关表)是提供录音师和审听人员能够客观地判断出广播节目质量(电平大小)和立体声节目左右声道信号相位关系的专门器件。用这些专业计量仪表客观的计量节目质量(电平大小等)和用监听系统供录音师主观判价节目质量形成互补,能够较为全面地监控节目质量。 




众所周知,音量单位表(VU表)只能指示出节目信号的准平均值,而不能指示出节目信号的峰值,所以音量单位表一般不能反映出因节目信号过大引起的失真,而峰值表则可以。因此峰值表监测节目信号的峰值时比音量单位表更为优越,但峰值表并不能表示出节目的信号的响度,因为人耳对声音的响度感受接近音量单位表,而又不是峰值表。因此,在录制节目时,音量单位表和峰值表并用,更有利于保证节目的质量。 




相关表,是显示立体声节目左、右声道之间的瞬时相位关系的,其作是用来检查立体声节目信号相位是否正确。当相关表指示为0.5~0.7左右时,表示立体声节目信号相位是正确的,当相关表指示为+1时,表示为是单声道节目信号。因此,在录制立体声节目时,为保证节目质量,录音师除要注意观察音量单位表和峰值表外,还要严密注视相关表。 




(2)录音与制作工序 

a. 语言节目的录音与制作 

语言节目的录音与制作是指以语言为声源的拾音与节目制作,如广播节目中的新闻报道、诗朗诵、电影解说词等等。语言节目信号是瞬变的,是发声功率和持续时间的总合。经过频谱分析的结果得知,一般应采用平均声功率的概念。语言节目信号的声级虽然比乐器演奏信号声级要小一些,但是它的方向性极强。语言节目的录音是以清晰度和可懂度为主。为了提高语言节目的清晰度,应采用混响时间及隔声措施均符合要求的演播室。一般语言演播室的混响时间宜采用各频段中平直的幅频响应,在100Hz、125Hz稍呈下降更为理想。 

(a)根据演播者的发声条件、语言信号的特点、节目的特殊要求及传声器的特性来选用适当的传声器。语言节目录音一般可选择动圈或电容式传声器,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它类型的传声器。因为动圈式传声器的特点是清晰、耐用、价格便宜。因此,应为首选采用,而电容式传声器的幅频特性好,灵敏度高。所以,宜在高质量语言节目录音时采用。 

(b)当只有一个播音员播新闻报道、解说词时,通常只有一支单方向传声器。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大约在20~30cm。如果两人共用一支传声器时,则两个都必须对准传声器的有效拾音区,否则拾音质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若两人共用一支双方向传声器拾音时,可根据两人的声音特点和强弱,适当地分别调整两个人与传声器的距离,以求达到两人的声音和谐与音量平衡。 

(c)采用单支传声器拾音,较易确定拾音位置,调节操作也较简单,但只适合小规模的录音场合。若参加录音的人数较多时,就要采用多支传声器录音。 

多支传声器拾音适合两人以上的对话或座谈会,传声器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以防止声波干扰。各路传声器拾取的信号应经过调音台进行音质、音量和均衡的调整,同时还要注意各路之间声音的平衡。 

通常在多支传声器拾音中,应采用“主传声器”方式。这是一种用单支传声器对演播现场进行全面拾音的方法。另外,再在一些声部前面放置一些近距离传声器,作为辅助拾音。调音时,应使主传声器的声音达到60~70%作为基础。然后,再适当增减其他传声器的音量,以达到各部声音的平衡。这样的拾音即突出了主体声源,又不至于漏掉某个声源。一般情况下,主传声器供节目主持人或主要发言人使用。辅助传声器供采访对象或嘉宾使用。 

b. 室内文艺节目录音与制作 

文艺节目的录音与制作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但在表现形式上却和文艺作品或舞台表演艺术又有所不同。在节目制作中,录音师利用电声技术以及各种声学设备创造性地把声音信号记录在磁带或其它载体上,同时也把录音师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体现在节目中了。 

室内文艺节目的录音是指在演播室内的录音。它与在露天广场录音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室内文艺节目录音涉及面广,技术性强。除了要有艺术上的要求外,还要特别重视录音质量。 

用广播的文艺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音乐、戏曲、文学三大类。 

(a)音乐节目又分为乐器和声乐,器乐节目又有独奏、重奏、协奏、合奏等形式。声乐节目有民族、通俗、童声等各种唱法,还有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戏曲节目是指声乐与器乐及语言相结合的节目。如京剧、诗歌及各种曲艺、地方戏等。 

(b)文学节目是指以语言为主的节目。如话剧、评书、故事、快板、诗朗诵等。 

要录制好一场文艺节目,除了要详细的了解所录节目的内容外,还要了解所用的演播室的声学条件。比如演播室的混响特性、声扩散特性及近次反射声等情况。在录制不同的文艺节目时,对演播室的要求也不相同。比如一个大型的演播室可以用于录制大型交响乐、民族交响乐、大乐队伴奏的戏剧、大合唱等。其大型演播室的面积一般在300~400m2左右,混响时间一般为1.5~2.0秒。用来录制中型乐队的演奏、民族音乐、歌剧、小合唱等节目的演播室面积大约在200m2左右,混响时间大约在1.0~1.2秒。用来录制独唱或小乐队节目的演播室面积大约在100m2左右,其混响时间约为0.8秒。 

文艺节目的频带宽、声级高、动态范围大,录制时要选用高质量的传声器和录音设备,而且要由有经验的录音师调音才能得到优秀的录音制品。文艺节目的拾音可采用电容传声器、铝带或动圈传声器等。 

(c)交响乐节目的拾音方法 

交响乐是大型的音乐之一。在录制交响乐时,一定要注意传声器的配置,传声器的指向性及特点要与乐器的特性趋于吻合,对于弱音乐器要加辅助传声器。对于不同的演播室,所使用的传声器的数量,离地面的高度及声源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乐队编制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特点的传声器。同时,乐队要注意本身的自然平衡。乐队在演奏时,由于动态很大,强度声级差有时达到100dB以上,因此要及时适当的控制录音质量,要使乐队前、后、左、右的声音有充分地宽域感,并充分的体现出乐队的立体域。 

c. 广播剧的录音与制作 

广播剧是一种新兴的广播艺术形式,属于听觉艺术。它是由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组成的。广播剧的特点是通过各种音响效果、语言、音乐和谐地统一组合在一起,来表现出故事情节与主体思想,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听众丰富的想象力来展现剧中场景,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如亲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它是电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其它表现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广播剧的录音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试音、正式录音、节目制作。按剧本的不同角色进行试音,首先确定传声器类型、有效角、距地面高度和声源的距离。并按剧本的要求对各个人物的声音进行修饰、电平调整等工作。经过试音后,再按着制定的录音方案开始正式录音。同时,应注意每个音响效果(其中含室内、外的音响效果)必须达到预定的要求。 

制作:将已录好的语言和音响效果素材,按着剧本的顺序进行合成。解说词常作为转场的手段,有时几句简单的解说词就可以将剧情中的时间、地点、空间和情节发展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解说词不论同期或分期录音都应做到声音清晰、圆润亲切,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d. 多声道录音与制作 

随着现代化录音工艺的提高,录音设备的迅猛发展。录音机从单声道发展到立体声,继而又是发展到多声道(轨)录音机。目前多声道(轨)录音机已经发展到4、8、16、24、48等多声道。随着多轨录音机的出现,又出现了多声道录音技术-多声道前期录音技术和后期合成技术。由于多声道录音技术特殊的优点,使其在广播、电视、唱片以及激光唱片等的录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多声道录音的突出优点使节目的音质比例可以灵活的调整,各声部容易平衡,声像易于调整,节目清晰度好。而且,当有1个演员在录音中不到位时,不会影响其他人员录音,因此录制节目节省时间,效率高。而在后期制作中又具有充分的调整和处理的余地,易于艺术再加工。多声道录制还具有灵活多样的优点,即可以合成单声道及立体声节目,还可以合成独唱、独奏及伴奏节目,所合成的音响效果都将超越乐队原来的演奏效果。 

多声道录音有两方式:即多声道同期分轨录音及多声道分期分轨录音。 

多声道同期的分轨录音,就是先把各个不同的声源,同时录在多声道磁带(其他载体上)的不同声轨上,然后再制作合成所需要的节目。具体的是首先是把乐队分成若干组进行录音,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安排在播音室内适当的位置,每组都有自己的专用传声器。为防止串音,可加大各传声器之间的距离或在各传声器之间设置活动吸声屏风。要求演播室的混响时间要尽量短,并应具有强吸声、强扩散的特性。同时在演播室内应得到好的扩散声场。传声器也要采用锐指向性的。将乐队布置好,传声器调整准确后,把各传声器拾取的节目信号送至调音台,对每一个传声器拾取的信号进行逐一的调整。此时,相邻的两路传声器之间的声字隔离度至少要在15dB以上。再将这些送至调音台的节目信号进行各种音质高速或人工延迟、混响等声处理,然后再将节目信号输出到多轨录音机记录设备,把所有不同声道的节目信号录制到多轨磁带所对应的声迹上去,也可记录在多轨载体所对应的声迹上。 

把录好的多轨磁带或其他多轨载体进行重放,把各轨信号分别输入到调音台,再分别进行均衡、混响、延时等声处理。按节目要求再进行音色、音量、声像的艺术加工。这个过程称作合成节目。 

多声道分期分轨录音,在不同的时间里把声源信号记录在多轨磁带或(多轨载体)的不同声道(轨)上,这就是分期分轨录音。它与同期分轨录音的区别是:在不同时间里进行录音,而同期分轨则是在同一时间里进行录音。多声道分期录音相对同期录音而言,它把一个完整的乐队划分为若干组,每组或每件乐器进行录音,较同期多轨录音有较大的录活性。其具体录音、合成与同期录音基本相似。 

e. 现场(实况)录音 

现场录音与在演播室录音不同。在现场录音最大的特点是不论在录音中发生什么问题,录音是不能停下来重录的,只有一次成功,不能失败。因此,要求现场录音前应作好周密的计划。对在录音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应付的准备,并对所用的录音设备进行认真检查、调试,使其处于良好状况。现场录音方法与在演播室录音基本相同。重要的是要作好应急事故处理,保证录音正常进行即可。 

f. 立体声节目录音与制作 

随着立体声技术的发展,出现许多种立体声方式,但是作为记录和广播的成熟方式,二路立体声仍是当前唯一已经普及,并被广泛推广的方式。 

在二路立体声录音中,有三个很重要的因素,即“立体感”、“空间感”和“音乐平衡”。立体感:是声源随着所处的“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综合作用给人们留下的听觉感受。音乐平衡:是指录音制品里的各个部之间的音量关系要保持相对平衡,比例要适当,这将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效果。若采用立体声录音方式,听众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各种乐器的准确方向,以及它们前后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深度感,因而在两组扬声器之间听到的是完整的声像群了。 

与单声道传声器拾音相比,立体声拾音有好几种不同的方式,它们是A/B制式、X/Y制式和M-S制式。这三种制式拾音传声器的不同摆放方式以及各自的拾音范围。 

A/B制式录音是法国人最先提出来的。它是利用并列放置的两个相同规格和特性的传声器进行拾音的。左右两个传声器的输出信号分别送至调音台的输入单元,通过声像电位器把声源分到左、右声道,两只传声器拉开2~3.5cm距离,指向性可以是无方向、也可以是心型的。A/B制拾音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对传声器要求简单,(实际上就是两只性能一致的两路传声器即可),在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使用。它的缺点主要是存在时间差,使其单声兼容效果差。 

X/Y制式录音首先由英国人提出来的,并且得到较广泛采用。这种制式采用两只特性完全相同的传声器,使之在主轴之间保持90~105°左右的夹角。任何声源信号,将同时到达两只传声器,不存在时间差,而拾取的两声道信号间只存在着强度差。因此,单声道兼容性好,没有相位干扰现象。常用作实况录音或转播。 

M-S制拾音方法是丹麦人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使用重合正交传声器拾音的。即一只传声器是心型的,主向朝向正方,称M传声器;另外一只是8字型,横过来放置,主方向对准左、右两侧,称S传声器。M传声器主要拾取中间声像群声源信号,S传声器主要拾取边部声像群信号,两只传声器拾取的信号进行和差变换,而成为左、右声道信号。M-S与X/Y制具备同样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对传声器性能一致性要求严格,否则会使声像质量下降。 

g.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 

广播节目主要是为人类听觉服务的。由于目前对广播节目音质所采用的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评价一个广播节目的声音质量还不能单凭物理量测试结果来确定其优劣,还必须通过人的听觉来进行节目声音质量的主观评价。 

这里介绍一种主观评价方法,主要用来评价音乐、戏曲和语言等节目的声音质量,重点评价其是否已经达到了在广播、电视中播出的声音质量标准。 

它主要由5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音质评价用语;听音室的技术性能;评价用电声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评价方法及人员的组成;评价结果的统计方法。 

评价广播节目音质一般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具体标准为:声音很丰满,清晰,层次分明,音色优美,没有干扰(5分);声音比较丰满,清晰,层次比较分明,音色比较好,有干扰,但不易察觉(4分);声音的丰满度、清晰度、层次感和音色都一般,干扰可察觉,但影响不大(3分);声音的丰满度、清晰度、层次感和音色都明显变差,干扰增加较多,影响收听(2分);声音的丰满度层次感很差,又不清晰,音色变坏,并有严重干扰,无法收听(1分)。 

数字技术已是今天的主流,数字调音台、数字音频工作站、MIDI合成与采样、电子乐器音乐软件、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数字化新产品不断问世。录音技术借助数字技术的发展,其录音制品种类和数量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由于科技发展,数字录音技术为家庭录音室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并使音乐家和音响制品制作人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录音、制作自己的作品,数字设计概念,即使昂贵庞大的录音室建于很小的家庭房间中,也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系统,通过计算机使音频、视频配音制作中诸多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许就是明天录音技术的变革,将改变着录音技术的未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工,讲解,录音,的,方法,"音乐乐理基础声乐器乐编曲歌唱混音教材教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4bcb6a0718b1e08e6032294.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