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为什么这么鲜?——访王秀芬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声音为什么这么鲜?——访王秀芬的相关文章:声音为什么这么鲜?——访王秀芬2016年底,我在西安曲江音乐厅看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这其中就有女高音歌唱家王秀芬演唱。她唱了《帕米尔,我的家乡那么美》等歌曲。已经63岁的王秀芬实力不减青年,其气息深沉似...
声音为什么这么鲜?——访王秀芬
2016年底,我在西安曲江音乐厅看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这其中就有女高音歌唱家王秀芬演唱。她唱了《帕米尔,我的家乡那么美》等歌曲。已经63岁的王秀芬实力不减青年,其气息深沉似吸到了脚踵,声音饱满如灌浆的小麦,花腔弹跳的片断颗粒浑圆如落玉盘,感情浓郁如老坛陈酿启封,一般这把岁数女高音的“摇、薄、浅”王秀芬无一丝沾染。特别是最后返场,有8个男高音围着王秀芬唱《我爱你中国》,王秀芬一人独唱就不用说了,关键是全体齐唱时,王秀芬的声音照样突出男高音的重围,似霞光,飘在层层白云之上。
音乐会之后,我到演员休息室看王秀芬,我说:“回北京我们要好好聊聊,你是如何保持声音的年轻态。”王秀芬说:“一定。”
以学生为镜 保持嗓子机能
我其实听王秀芬唱歌已经32年了。那时我在中央音乐学院教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刚好王秀芬在干部专修班上课,她有演出都送我票。1985年,王秀芬参加首届聂耳冼星海声乐大赛就得了金奖。我为班上有这么一位明星学员感到特别骄傲。
1988年我策划了一台国际音乐比赛获奖者音乐会,有吕思清、范竞马、迪里拜尔、刘跃、王秀芬等,王秀芬唱了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中的咏叹调“月亮颂”等,已经过了29年了,我的脑海里仍能响起她如丝绸般的音质。上世纪90年代,我又在中国剧院看了王秀芬演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1996年王秀芬重回中央音乐学院读硕士研究生,她又选了我的《老子庄子哲学》和《音乐评论写作》,我有缘能第二次和她探讨有关音乐和哲学的问题。王秀芬课上不但爱提问题,还特别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她的舞台经验和练声的心得体会。有一次王秀芬问我,硕士论文怎么选题,是讨论声乐技术理论问题还是声乐史上的某段。我给她建议:“你已经是歌唱艺术家了,为什么不分析自己的演唱经验,将它上升为一般的‘道’呢?这才是最有个性的,跟谁也撞不了车,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你在中国声乐发展史上是留下印迹的。”王秀芬还真接受了我的意见,在专业老师郭淑珍和论文指导老师王次炤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士论文,并获优秀奖,刊发在《人民音乐》上。
王秀芬硕士毕业音乐会开了好几场,我甚至追她到天津音乐厅看她的音乐会。在那场音乐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她唱《黄河怨》最后那个高音“血债清还”。情绪饱满就不用说了,因为很多女高音唱到这儿情绪会欠一点,声音的高度虽到了,但显得薄一点,有点声“撕”的感觉。而王秀芬这个高音,不但稳稳的,其音的形状如她的中低声一样。这太难了。
我问王秀芬:“我2016年底听你的声音,还像18年前一样,要知道,18年前你不到50岁,正是壮年,现在,按常人看,你已步入老年,声音是如何保持得这么年轻,这么鲜的?你有什么护嗓秘诀?”
王秀芬哈哈大笑:“哪有什么秘诀呀!如果要说有,那就是我当了18年老师,教学相长吧。”王秀芬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接受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聘请,当上了声乐特聘教授。
王秀芬说:“我刚当老师那会,学生有的毛病,我也说不清楚,干脆我就示范,唱出正确的声音,这样一天下来,我等于开了两场独唱音乐会。我的嗓子机能就这样保持下来。还有,郭老师对我说,一个歌唱家,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演出曲目,才能让自己的歌唱状态保持得更长久。我教学生,学生学唱的曲目我必须要熟练,学生也是面镜子,学生的问题,可能我也会出现,所以在纠正学生的同时,也等于我提前纠正了。”
60岁的王秀芬16岁的阿依达
我问王秀芬:“你在舞台上唱了40多年,就没出过问题?”
王秀芬说:“还真没有,要说有,也是同台其他演员出差错,我给补救过来。”
2014年,王秀芬60岁,出演歌剧《阿依达》里的女主角阿依达。有一场戏,阿依达父亲,埃塞俄比亚的老国王边下台边唱“自己要赶紧走了”。王秀芬说:“演国王的应该在台上向观众交待清楚那个唱段,但不知怎么了,他还没唱完,就快走到侧幕了,我赶紧上去把他从侧幕布拉出来,嘴里唱‘你快走吧!’可手的动作让观众看起来像在推他。这位演员终于明白了我的用意。演出完,这位演员对我说:是你的舞台经验,挽救了一次演出差错。”
我问王秀芬:“那你从学唱到今天遇到过什么挫折吗?”
王秀芬说:“从学唱到今天在专业上还真没有,要说有也就是心理上。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段时间,我特别不愿意上台,甚至都听不得唱歌,当时音乐,也就交响乐还能听一听。有一年,全年下来,我才参加了10场演出,少得可怜。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当时就没有解决的办法。我把我这状态告诉郭老师了。郭老师说,不想唱,那就回学校读研究生吧!我说我都40岁了,还能考吗?郭老师说,那怎么不能?结果1995年,我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郭淑珍的硕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再一次做学生。换个环境,我心沉下来了,既总结自己的过去,又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曲目。自己再回学校,就知道该学什么,补充自己所缺,特别是理论方面,这样自己又有了歌唱的冲动,上舞台的欲望。我硕士毕业,要有论文,还要有两场毕业音乐会,那是两套曲目呀!”
王秀芬说:“郭老师总在关键时刻帮助我。就说《阿依达》吧,郭老师让我挑大梁,演阿依达,我不同意,说自己都60岁了,谁60岁还演阿依达呀!郭老师说,这才要创造奇迹嘛,你不试,你永远不知道你60岁还能挑战这个角色。但我还是担心自己胜任不了。后来郭老师说让从欧洲留学回来的一位女中音跟我搭挡我才同意。结果后来她当了导演,也没唱。”
几十年认真对待每部作品使王秀芬惯性地对《阿依达》呕心沥血。演出那几天,保利剧院盛况空前,声乐界的前辈、国内大腕儿、音乐学院的学子悉数到场,见证王秀芬60岁的人唱16岁的阿依达的奇迹。
演出完,中国内地第一位唱《阿依达》男主角拉达梅斯的魏松跟王秀芬说,如有合适机会,要跟她合作一次《阿依达》。
王秀芬说:“60岁那年,我歌唱的第二青春焕发了,除了演了数场《阿依达》,我还为纪念从艺40周年开了5场独唱音乐会。”
有天赋未必成功 没有却必不成功
我问王秀芬:“依你40多年歌唱生涯和18年的教学经历,你觉一个人成长为歌唱家是天赋重要还是后天努力重要?不许说两个都重要。”
王秀芬说:“我觉得还是天赋重要。你再努力,没那天赋,最后还是达不到那个高度。这话应该这么说,成为大歌唱家的人都是有天赋的人,但有天赋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大歌唱家,而没有天赋的人根本就成不了大歌唱家。能成功的人都是后天努力的人,后天努力却并不一定能成功。”
我问:“父母又不是搞音乐的,你的天赋从何而来?”
王天芬说:“我父亲虽然是一个石家庄军用被服厂的小厂长,但他嗓子棒,他一说话,满院子都响。他特别爱唱歌,当时的歌,他都会唱,八个现代京剧,他都能背下来。他的乐感也特别好,可以说我是从小被他的歌声熏大的。我父亲的音乐天赋就传给了我。”
天赋,名师指点,加上王秀芬的不懈努力,使王秀芬的演唱在60多岁时仍能保持20年前的高度和声音的鲜度。王秀芬还总结出一个原因,那就是身体好。她说小时候她特别爱运动,游泳、田径、球类都玩,田径运动会能跑百米第一。当时少年体校多次上她家说服她父母让她从事专业体育训练,,但父亲就是不同意。
王秀芬说:“我要以老师为榜样,90岁了,还在教学第一线。郭老师88岁那年,为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她想唱《黄河怨》,要拉着我跟她一块唱,我说:“观众是看你,88岁了还能唱,这是一奇迹。”
“郭老师问:‘一人能行吗?’我听了郭老师的排练,一点问题没有,就说:‘你一定行,万一有什么情况,我第一个冲上台,你放心。’”王秀芬为了让88岁的郭淑珍心里踏实,每次演出也穿上演出服。将郭淑珍送到舞台中央,郭淑珍站稳了,王秀芬才下去,就在侧台等着,等唱完,王秀芬再上台将她接下。那天在国家大剧院看到这一场的观众无不动容。###分享,谢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声音,为什么,这么,鲜,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4c1e29ddb58f0829802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