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流行文化大盘点

作者:酷音悦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7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上世纪80年代流行文化大盘点的相关文章:港台歌曲·追星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流行乐坛可谓群星璀璨、金曲如潮:李谷一的《乡恋》、朱逢博的《白兰鸽》、王洁实与谢莉斯的《校园晨曲》、朱明瑛的《大海啊故乡》、苏小明的《军港之夜》……与此同时,中...

港台歌曲·追星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流行乐坛可谓群星璀璨、金曲如潮:李谷一的《乡恋》、朱逢博的《白兰鸽》、王洁实与谢莉斯的《校园晨曲》、朱明瑛的《大海啊故乡》、苏小明的《军港之夜》……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又掀起一股港台歌曲热,其中首推邓丽君热。邓丽君那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歌声,让人情不自禁陶醉其中,她成为那个时代许多中青年的梦中情人。紧接着是台湾的刘文正和罗大佑,带来了长达10年流行期的校园歌曲,罗大佑更被奉为音乐教父,他们很快成为文革后第一代青年的偶像。刘文正手弹吉他吟唱的《兰花草》风行内地,男生几乎都会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而听到的女生则会心有灵犀地宛然一笑。罗大佑的一曲《童年》更是传唱校园,紧跟着是《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你的样子》《滚滚红尘》《明天会更好》等,扣动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扉。

198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 红遍了大江南北。1987年冬天,美藉华裔歌星费翔凭借混血儿的英俊外貌和奔放的舞姿,唱响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在中国的冬天点燃一把火,铸就了第一批追星族,从此,崇拜明星现象逐渐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潮流。

琼瑶热·偶像剧

台湾作家琼瑶的小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大陆。她的小说几乎形成了一个模式:女的温柔漂亮,男的英俊潇洒,女孩子通常出口成章,男孩子总有一个富商老爸。开始时,双方因贫富悬殊而本能地相互敌视,进而在情感上互相折磨。女孩子通常人穷志不短,男孩子则甘心为了恋人抛弃万贯家业。最终,富商老爸被他们的纯真爱情所打动,灰姑娘终于修成正果,嫁入豪门。

第一批接触琼瑶作品的,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有人曾回忆刚看琼瑶小说的感觉:恍恍惚惚,不知身在何处,第一次知道,原来恋爱可以这样谈!到了1981年,《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这些耳熟能详的白痴故事,迅速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接着,琼瑶偶像剧席卷内地,林青霞、吕秀菱等琼瑶剧里走出来的俊俏姑娘,成了男孩们的新大众情人,女孩们则纷纷效仿她们的中分长披肩直发。

不只是港台剧,当时日剧《血疑》在全国热播,山口百惠也迅速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满大街的幸子衫幸子头光夫衫大岛茂包让抓住商机的个体户赚得钵满盆满。提到幸子头,不得不提到锅盖头、光头和戴礼帽。伴随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播放,主演黄元申和梁小龙剪的那种前面有刘海、后面长及脖子的锅盖头发型迅速流行于年轻人群。接着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开播,许文强头戴礼帽、西装革履,白围巾轻拭鼻尖的派头立即倾倒无数少女。内地电影《少林寺》上映后,剃光头和学武风兴起,离家出走到少林寺拜师学艺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梦想成为潇洒的武僧。

第一届春晚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共同主持晚会。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李谷一连唱了《乡恋》等7首歌曲,而最煽情的场面是刘晓庆向父母拜年,现场气氛空前热烈。演播厅里,掌声、笑声、欢呼声、4部直拨电话铃声几乎没有停过,北京电信86局的线都烧热了,技术人员非常紧张,备用器材、消防器材都准备好了。尽管电视机在当时还不太普及,多数人看的都是黑白电视,但一点也不影响晚会效果。从此,春节晚会成为大年夜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同时也造就了无数艺人的大红大紫。

写信·电报·明信片

上世纪80年代,写信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倾诉了,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再塞进邮筒寄出去。在那个年代人心里,白纸黑字意味着一种承诺,拿起笔时哪怕片言只语也要字斟句酌,心境与现今看电邮、微信大不相同,笔尖落纸留下的每一个线条都是心灵的跳动,书者的气息也随之附于墨香。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体会,那些书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还有收到久盼的书信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那时,人们常手持素笺,一遍遍地细读其词句、咀嚼其内容、回味其含意,悠长的欢乐在心底化开去。

如今电报也成了博物馆的老古董。那时的电报是按字儿收钱的,发的当口得左算计右估量,生怕一不留神多打了两个字。看过最经典的电报是这样的: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电报里因为字字珠玑,吝惜笔墨,收发的两个人像在玩猜谜或者打双关语游戏。面上一层意思,底下儿还藏着另一层意思,双方一来二去地周旋。

要说那时祝福的方式,自然少不了明信片。逢年过节,人们欢欢喜喜地奔到街上去买明信片,那么寒冷的天,冻得人都能掉泪的,却还在一张一张地翻捡,想着那个除夕夜能收到它们的人,心里就似藏着一炉火。买来明信片,就握住彩笔一笔一画,思念之情不绝于缕。那一刻,人们潮湿的心情被一种热切的希望鼓舞着,明信片成了牵扯彼此唯一的红线。

书摊·连环画

上世纪80年代,书摊遍布城市的街头角落,乡村集市也有不少。书摊摆得最多的是小人书(连环画)。那时流行的是上海美术出版社发行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最初仅出了48本,至90年代,才凑齐出了60本。说是小人书,其实,大人们何尝不是看得津津有味,随手拿上一本喜欢的,坐在小板凳上,美滋滋地就能翻阅许久。书的租金一分钱,后来涨到二分钱。

相比之下,人文气息浓郁的北京,书摊就显得富有文雅气息。1986年12月14日的《人民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上世纪80年代,这些作家的名字从首都街头小贩的口中吆喝出来,听来好拗口,人们一度习惯将这些书贩与连环画,乃至金庸、梁羽生、琼瑶等港台通俗文学作家的名字连在一起。但是书贩们确实在重新考虑自己的摊子上摆点什么了,一些学术性强的著作转而成为热销书。该报在报道中还说:近几个月销得快的书籍有《宽容》《海明威谈创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美学的历史》等。北京街头的这些小书摊凭借翻阅自由、营业时间长等方便的服务赢得顾客。冬夜街头,路灯下书摊前人头攒聚的景象到处可见。

评书四大家

上世纪在80年代,评书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旁,等待评书开播的快乐留在无数人的记忆里。曲艺界一直将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并称为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他们代表着评书巅峰时期的黄金岁月。

一谈到袁阔成必说《三国演义》,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袁阔成。田连元和单田芳都说过,这辈子不说《三国演义》,因为达不到袁阔成那个高度和水平。袁先生说到周瑜出场:头上戴一顶亮银凤翅冠,嵌明珠,镶异宝。雉鸡翎,脑后飘。狐狸尾,胸前罩,身穿宝蓝花锦袍。巧匠织,能工造,大红牡丹真妖娆…… 在评书里,这段文字叫赞儿,如同相声的贯口,最见说书人功力,袁先生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听了真如惊涛拍岸。袁先生虽出身曲艺世家,却对评书做了很多革新,他是最早尝试将革命题材改编的说书人,现代评书《烈火金刚》也是他的经典作品。在评书界,袁先生是头一个穿着西装说评书的艺术家,还是第一个撤掉了书桌的说书人。他让评书这种古老艺术变得和现代人更为亲近,并将说书人从小舞台带上了春晚大舞台,开创了评书的新格局、新生路。

80年代初,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开始播出,岳飞这位爱国大英雄的故事激发了人们心中的共鸣。《岳飞传》先后在100多家电台播出,数以亿计的听众收听。 一位书迷这样回忆:饭可以晚点吃,评书不能耽误一分钟,短短30分钟,全神贯注,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今天听完了就盼着明天快点来。《岳飞传》大火的那一年刘兰芳才35岁,她是评书四大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为了说好历史评书,刘兰芳修习过《论语》《左传》《春秋》,研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对于各朝各代的历史非常熟悉,所以说书时经常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单田芳也是一位特色鲜明的说书大家,他的声线非常独特,很多人模仿单先生的声音,却无人能模仿他的表演,他最擅长刻画绿林豪侠、乱世枭雄。每天,他那略带沙哑、极富个性的声音,通过100多家电台、电视台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被称为永不消逝的电波。60多年来,单田芳总共录制了

110多部广播和电视评书,总计12000集,时长达到6000个小时,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白眉大侠》《三侠五义》等等。他的评书作品不仅在国内,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被书迷形容为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评书大家田连元,风格明快活泼,刻画小人物惟妙惟肖,跃然眼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往大家都是听评书,而田先生是在电视上说评书的第一人,开了电视长篇评书的先河。只记得一个清癯的中年人,穿一身板正的中山装,不说话很严肃的样子,一张口却妙趣横生,经常逗得全家人前仰后合笑个不停。听他的《杨家将》,寇准寇老西可谓家喻户晓,这全要仰仗田先生那一口惟妙惟肖的山西话,塑造了一个另类智慧的寇大人。

这一代听书人,如今也都渐渐老去,但依旧不能忘怀那些快乐的日子,几位先生的评书滋养了那一个时代。

让人们怀念的上世纪80年代文化现象还有许多,比如英语热、席慕蓉热和萨特热;比如小说热——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体育明星热—— 一次比赛豪取6枚金牌的体操王子李宁,成就五连冠霸业的中国女排姑娘……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上世纪80年代流行文化大盘点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kuyinyue.com/a/670c6e04dec5e26aa6049ecf.html

分享到:
下一篇:
GoldWave